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创新基地

研究成果 »

 
您的位置: 首页  研究成果  发表论文  中文论文
中文论文

1.汪涛、曾刚:地理临近与上海浦东高技术企业创新活动研究――兼比较德国下萨克森州。载《世界地理研究》第17卷2008年第1期,第47-52页

2. 曾刚:上海汽车产业集群建设之管见。载《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第17卷(2008年)第2期,第168页

3. 曾刚、林兰、叶森:长三角区域产业联动的理论与实践。载《上海城市规划》2011年第2期,第18-25页

4. 毛宽、曾刚:基于健康城市视角的城市管治路径选择。载《现代城市研究》2008年第4期,第20-26页

5. 曾刚、司月芳:上海陆家嘴金融产业集群发展研究。载《地域研究与开发》2008年第3期,第39-43页

6. 毛寛、廉军伟、曾刚:知识溢出与高新技术产业集群演化――以上海市张江高科园区IC产业集群为例。载《改革与战略》2008年第6期

7. 曾刚、林兰:技术扩散与高技术企业区位研究。北京:科学出版社,2008年7月(ISBN 978-7-03-021781-3)

8. 王灏、曾刚:集群创新网络与上海张江高科技园区软件业发展。载《地域研究与开发》2008年第4期,第9-14页

9. 张燕、徐建华、曾刚、吴玉鸣:旅游-经济-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评价模型构建与实证研究――以广西桂林为例。载《旅游科学》2008年第22卷第3期,第31-35页

10.薛文理、曾刚:区域金融体系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内在机理――基于融资方式与上海区域经济发展的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载《开发研究》2007年第5期,第17-21页

11. 曾刚:纽约的产业结构演变概况。载《上海开发区》2008年第4期,第47-48页

12. 司月芳、曾刚、樊鸿伟:上海陆家嘴金融集聚动因的实证研究。载《人文地理》2008年第6期84-88页

13. 包晓雯、曾刚:我国主体功能区规划若干问题之管见。载《改革与战略》2008年第11期,第47-50页

14. 包晓雯、曾刚:北美大都市区生产性服务业区位研究综述。载《城市问题》2008年第12期,第84-89页

15. 司月芳、曾刚:国际贸易投资一体化下的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载《经济论坛》2008年第12期,第13-15页

16. 彭浩、曾刚:上海市长风生态商务区土地在开发实证研究。载《上海房地》2009年第2期,第41-43页

17. 曾刚、林兰:长江三角洲区域产业联动的理论与实践。载《中国发展》2009年第1期,第69-75页

18. 曾刚、赵建吉:上海浦东模式研究。载《经济地理》2009年第29卷第3期,第358-362页

19. 曾刚、孔翔:高校经济地理学教学内容改革初探。载《中国大学教学》2009年第4期,第48-51页

20. 滕堂伟、曾刚:上海开发区异地合作开发模式探讨。载《上海开发区》2009年第2期第25-28页

21. 曾刚、林兰:全球金融危机下上海开发区的困境与出路。载《上海开发区》2009年第3期第39-45页

22. 王艳、曾刚、王灏:基于知识转移视角的产学研合作模式研究。载《科技进步与对策》2009年第26卷第14期,第4-7页

23. 彭浩、曾刚:上海市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评价。载《经济地理》2009年第29卷第7期第1177-1181页

24. 曾刚、倪外:上海浦东发展路径研究。载《地域研究与开发》2009年第4期,第9-12页

25. 赵建吉、曾刚:创新的空间测度:数据与指标。载《经济地理》2009年第29卷第8期第1250-1255页

26. 张云逸、曾刚:基于三螺旋模型的高校衍生企业形成机制研究。载《科技管理研究》2009年第8期第207-209页

27.张燕、徐建华、曾刚、胡青:中国区域发展潜力与资源环境承载力的空间关系分析。载《资源科学》第31卷2009年第8期,第1328-1334页

28. 赵建吉、曾刚:专业化、多样化与产业增长—以中原城市群为例。载《经济问题探索》2009年第8期,第18-22页

29. 倪外、曾刚:上海浦东新区产业升级研究:路径和突破方向。载《上海经济研究》2009年第4期第97-104页

30.曾刚:基于生态文明的区域发展新模式与新途径。载《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5期,第33-43页,被《新华文摘》2009年第24期全文转载

31. 彭浩、曾刚、徐中民:黑河流域居民生活质量研究。载《人文地理》2009年第24卷第4期,第66-71页

32. 曾刚、倪外:新中国成立以来上海城市经济发展研究。载《经济地理》2009年第29卷第11期第1777-1782页

33. 曾刚、林兰:全球金融危机下上海开发区的困境与出路。载《长三角观察》2009年11月第14-16页

34. 林兰、叶森、曾刚:长江三角洲区域产业联动发展研究。载《经济地理》2010年第1期,第6-11页

35. 向清华、曾刚:金融危机下上海开发区的困境与出路。载《地域研究与开发》2010年第1期,第17-22页

36. 曾刚:新时期浦东地区产业发展的战略思考。载《上海开发区》2010年第1期,第23-26页

37. 赵建吉、曾刚:技术社区视角下新竹IC产业的发展及对张江的启示。载《经济地理》2010年第3期,第438-442页

38.倪外、曾刚、滕堂伟:区域创新集群发展的关键要素及作用机制研究—以日本创新集群为例。载《地域研究与开发》2010年第2期,第1-6页

39. 张云逸、曾刚:技术权力影响下的产业集群演化研究——以上海汽车产业集群为例。载《人文地理》2010年第2期,第120-124页

40.庄怡琳、杨海真、郭茹、曾刚、马兴发:生态岛建设过程中环境类指标构建研究——以崇明岛为例。载《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09年 10期,第937-942页

41. 倪外、曾刚:低碳经济视角下的城市发展新路径研究—以上海为例。载《经济问题探索》2010年第5期,第38-42页

42.汪涛、任瑞芳、曾刚:知识网络结构特征及其对知识流动的影响。载《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10年,第31卷。第5期,第150-155页

43.倪外、曾刚:国外低碳经济研究动向分析。载《经济地理》2010年第8期,第1240-1247页。全文转载于人大报刊复印报刊资料《生态环境与保护》2011年第2期第3-12页

44. 赵建吉、包晓雯、刘亮、曾刚:两区合并背景下大浦东产业发展及空间布局研究。载《经济地理》2010年第8期,第1266-1271页

45. 毛睿奕、曾刚:基于集体学习机制的创新网络模式研究。载《经济地理》2010年第9期,第1478-1483页

46. 林兰、曾刚:企业网络中技术权力现象研究评述。载《人文地理》2010年第3期,第16-19、61页

47. 郭思、曾刚、李刚:基于企业网络组织的上海临港装备制造业集聚效应研究。载《经济地理》2011年第2期,第277-283页

48. 孙鹏、曾刚:西方国家大学技术转移研究的进展和启示。载《人文地理》2011年第2期,第20-24、4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