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创新基地

您的位置: 首页  媒体报道  报刊宣传

解放日报 | 杨海燕 张海娜:将抗击疫情作为“活教材”融入中小学生命教育与价值观教育

发布日期: 2020-08-03   浏览次数 18

 

疫情就是一本生动的教科书,每个学生都是这次疫情的经历者、体验者,而不是旁观者。这些体验和经历对于处在生命历程中重要发展期的中小学生的影响,更是非同小可。


随着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形势逐渐好转,全国多地降低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响应级别,中小学已经或即将迎来开学复课。截至416日,全国23个省区市的初三、高三年级已经率先开学复课或全年段错峰开学,其他省份也正在积极做着开学演练工作。疫情的全球蔓延,危及各国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严重冲击世界经济和社会的稳定发展;但是,从另外一个角度来看,疫情就是一本生动的教科书,每个学生都是这次疫情的经历者、体验者,而不是旁观者。这些体验和经历对于处在生命历程中重要发展期的中小学生的影响,更是非同小可。教育部颁布的《关于中小学延期开学期间停课不停学有关工作安排的通知》中,强调注重加强爱国主义教育、生命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316日上海举行的疫情防控新闻发布会上,倡导把健康文化建设融入城市文化建设体系,将生命教育纳入幼儿园和中小学教育课程。为此,在当前全球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背景下,如何结合疫情开展生命教育和价值观教育,是开学返校后一堂生动的必修课。

当前生命教育和价值观教育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早在2005年,上海市就下发了《上海市学生民族精神教育指导纲要》和《上海市中小学生生命教育指导纲要》(简称两纲),15年来,各区中小学都就生命教育和价值观教育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和实践,但也存在诸多缺憾和不足,主要表现为生命教育虽被屡屡提及,但课程理论和实践不足。各学校开设了与生命相关的课程,但极少被视为单独的重要的教育内容,教学内容和方法也较为单一,或者仅仅是向学生讲解一下简单的生命活动的现象和知识,还停留在简单的生物学阶段,并没有对生命现象和生命意义发出进一步的追问。此外,由于缺乏系统的评价标准,往往使得生命教育无章可循,教师的工作积极性也得不到激励。此外价值观教育虽然被高度重视,但拜金主义、官本位、群体亚文化等对中小学价值观教育冲击依然巨大。

抗疫活教材如何融入中小学教育

1、就教育内容而言,可结合疫情活教材,运用鲜活的案例,不断丰富生命教育和价值观教育的内涵和外延,扩大教育的深度和广度。

生命教育方面,重在引导学生认识生命本质、爱护生命,激发学生思考生命的意义和价值。第一,从医护人员和研究人员不负生命之托、全力以赴救治病人和研发抗议药品,让学生自然而然产生敬畏生命、珍惜生命、关爱健康、保护自然、爱护野生动物等体验,引导学生尊重医学规律、关注疫情科普,培养学习生命科学的兴趣和科学的生命观。第二,疫情防控期间,勤洗手、戴口罩、打喷嚏和咳嗽自掩口鼻、不扎堆等已经成为习惯,这些日常好习惯正体现了增强自我防护、保护生命的能力与素养;在此基础上,还要以疫情为契机,增补疫情防控知识、组织疫情防范训练,快速提升学生防疫应变能力。第三,结合疫情中各行各业守望相助、患难与共、共克时艰的普通人事例,如上门挨户排查、不分昼夜守住大街小巷的基层抗疫志愿者,还有冒着被感染的风险、义务接送医护人员和运送防疫物资的司机、快递员,用平凡人的抗疫故事培养学生热爱生活、关爱他人的情感和能力,在感动中自然引导学生追寻和思考什么样的生命才是有价值和意义。

价值观教育方面,重在引导学生从认知、体验升华到认同和反思。第一,结合抗疫过程中涌现的英雄,如耄耋之年依然奋不顾身地战斗在抗疫一线的钟南山、李兰娟院士,爱岗履责、恪尽职守的快递小哥汪勇……以这些英雄事迹和感人故事告诉学生责任、担当和奉献是人生的价值体现,培养学生朴素的英雄观和集体主义精神。第二,以全国各地将医护人员和医疗物资集中援驰武汉,火神山、雷神山创造的奇迹,各行各业为武汉抗疫所作的贡献,进一步激发学生的民族精神和爱国热情,体会我国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和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激励他们勤奋学习、探索未知、提升自我,做一个对社会有贡献、以实际行动报效祖国的人。第三,当疫情在中国爆发之际,世界各国对我国援手相助;而当疫情在全球蔓延之时,我国也采取五大举措全力支援全球抗疫,让学生深刻理解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展示中国的担当和责任,培养学生的国际人道主义精神。

2、就教育方式而言,生命教育和价值观教育要贯穿中小学教育全过程,但作为涉及个体思想观念、行为习惯的内容,不适合作为一门独立的课程进行专门学习,可以从精神、技能不同层面渗透于各门学科、各项专题教育和各类课外活动之中。一是直接纳入显性课程。将与疫情相关的生命教育、情感教育和价值观教育直接纳入《自然》、《道德与法治》、《品德与社会》等科学课程和德育课程中,直接作为教学内容的一部分指导学生进行学习。二是巧妙融入隐性课程。语文、体育、音乐、美术、劳动等学科蕴育着丰富的生命教育、情感教育和价值观教育内容,教师可结合教学实际,充分运用与学生密切相关的疫情事例作为教学资源,利用多种手段和方法开展教育活动。三是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专题教育和课外活动。中小学可以从抗疫出发,结合区域、学校和学生的特点, 充分利用班团队活动、节日、纪念日活动、仪式教育、学生社团活动、社会实践活动等多种载体,以自主探究、实践体验、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将与疫情相关的生命教育、情感教育和价值观教育丰富地呈现出来。四是开展技能层面的实践训练。厘清与疫情相关的生命教育和价值观教育技能层面的内容,中小学可以补充实际生活中的必备传染病医学常识与在特殊场景下防护、自救和他救的技能,并通过一些实际案例,加强学生在安全防范方面的思维意识和实践训练。

3、就教育制度设计而言,要在政府、学校、社会、家庭间形成合力共育机制。第一,政府部门和学校各司其职,做好统筹规划。组建与疫情相关的生命教育和价值观教育领导小组和专家委员会,注重发挥卫生局、体育局、公安局、科委、科协等相关部门和专业学术团体的力量;各区县要划拨一定的经费,用于教师培训、软件开发、课题研究等;学校要把其作为课程改革的重要内容,确保课时,保证质量。第二,开展科学研究、开发教学资源。针对不同年龄阶段学生的特点,形成具有区域和学校特色的理论和实践成果,积极开发图文资料、教学课件、音像制品等教学资源,利用网络、影视、博物馆、图书馆等社会资源,丰富教育的内容和手段。第三,开展相关培训、加强督导评估。一方面,依托教师进修学院和教师德育培训基地,对全体教师进行有关生命教育和价值观教育基本知识和必备能力的基础培训,尤其是对学科教师、团队辅导员、心理辅导教师、生命科学自然课程教师、班主任要加强培训和指导;另一方面,要把区县、学校开展相关教育的效果作为对区县、学校的督导、评估指标之一。

最后,密切与社会的合作和家校合作,形成共育合力。首先,可将直接参与抗疫医护人员、志愿者等社会力量引入学校开展生命教育和价值观教育,现身说法增强对学生的感染力和引导力。其次,将学校开展的相关活动延伸到家庭。积极引导家长参与其中,配合学校培养子女健康的生活习惯、与人和睦相处的技能和积极的生活态度,充分发挥家庭在学生的生命教育和价值观教育中的支持作用,与学校形成合力。再次,发挥学校家委会的作用,充分利用家长资源,共同出谋划策,解决难题。


 

 

 

 

作者单位:上海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华东师范大学上海城市协同发展创新中心(上海高校智库)


编辑:周欢欢